Figura clave en la transición hacia la democracia en Taiwán
Lee Teng-hui, quien guió a Taiwán en el proceso de transición pacífica hacia la democracia como presidente desde el año 1988 hasta el 2000, falleció a los 97 años de edad en el Hospital General de Veteranos de Taipei.
Lee, el primer presidente elegido por sufragio universal directo en Taiwán, había sufrido un deterioro en su estado de salud en los últimos meses, lo que le hizo reducir su actividad pública.
Lee nació durante el período colonial japonés, recibió su educación en Taiwán, Japón y Estados Unidos y sucedió a Chiang Ching-kuo como presidente del Kuomintang (KMT).
Lee se unió al KMT en 1971 y en 1972 fue nombrado miembro sin cartera del gabinete para agricultura por el entonces primer ministro Chiang Ching-kuo.
Chiang se convirtió en presidente en 1978, y el mismo año Lee fue nombrado alcalde de Taipei. En 1984, Lee fue nombrado por Chiang para servir como vicepresidente y posteriormente se convertiría en presidente en 1988 tras la muerte de Chiang.
Durante su mandato, Lee logró aprobar cambios constitucionales que han modelado las bases de la democracia actual en Taiwán. En junio de 1995, Lee asistió a un evento de exalumnos en la Universidad de Cornell, Estados Unidos, donde pronunció un discurso sobre las reformas democráticas a realizar.
Después de decidir no participar en las elecciones del 2000, Lee presidió la primera transferencia de poder en Taiwán, con Chen Shui-bian del Partido Democrático Progresista asumiendo la presidencia.
La comunidad internacional ha lamentado el fallecimiento del expresidente Lee Teng-hui, elogiándolo por su papel a la hora de llevar a Taiwán por la senda de la democracia.
El secretario de Estado de Estados Unidos, Mike Pompeo, emitió una declaración el 30 de julio en la que ofrecía sus “sinceras condolencias” por la muerte de Lee en nombre del pueblo estadounidense.
Otros líderes mundiales y organizaciones gubernamentales, entre ellas las Cancillerías de Honduras y Guatemala, han mostrado su pesar y su sincero pésame a Taiwán por el fallecimiento de Lee.
台湾首位民选总统李登辉逝世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北榮總醫院週四(7月30日)表示,住院近半年的臺灣前總統李登輝前總統於當天晚間去世。李前總統帶領臺灣從一個專制統治島嶼變為亞洲最繁榮的民主政體之一。
中央社稱其死因為敗血性休克和多器官衰竭。李前總統1996年成為第一位人民直選的臺灣總統和國民黨主席。
身體狀況惡化
今年2月8日,李前總統飲用牛奶時被嗆到,隨即送院治療,此後便一直住院。李前總統多年來患有心臟疾病,曾在日本和臺北榮總裝過多支血管支架。
曾被國際媒體譽為「民主先生」的李前總統為臺灣民主政治帶來重大改變。民進黨讚譽他是「臺灣民主最堅實的捍衛者」。
李前總統受蔣經國前總統青睞,進入政府決策中心,國民黨則稱他帶領臺灣民主轉型。
李登輝前總統祖籍福建,1923年1月15日出生於臺北三芝鄉。曾短暫於日本京都帝國大學就讀,日文名為岩裡政男;之後,從臺灣大學農業經濟系畢業後,李前總統在當時臺灣省政府農林廳及農復會擔任技正,後到美國康奈爾大學深造,獲得農經學博士。李前總統是臺灣早期農業經濟專家,他對臺灣農業及經濟發展問題的研究受到國內外學術界肯定。
1971年他以農復會顧問身份向當時的行政院長蔣經國建言,深受重用。第二年內閣改組時獲得時任蔣經國行政院長青睞,出任等同於部長級的政務委員。後來出任臺北市長,1981年他被任命為臺灣省政府主席。
隨後,李前總統進一步獲得蔣經國前總統提拔,1984年成為臺灣第7任副總統。1988年1月蔣前總統去世,李前總統繼任為總統,並在兩星期後接任國民黨主席。此後李前總統當選兩任總統。
「兩國論」創造者
李前總統出生在日治時期的臺灣,先後在日本和美國接受教育。作為蔣經國前總統的接班人,李登輝前總統成為第一位民選臺灣總統和國民黨主席。
1999年7月,李前總統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首次明確表示,台海兩岸的關係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他的「兩國論」即引起北京的強烈反彈以及臺灣內部的廣泛討論。
卸任總統後,李前總統成為臺灣主體意識重要捍衛者。 2001年9月,由於公開支持新成立的臺灣團結聯盟,國民黨正式撤銷了李前總統黨籍。
李前總統廢除獨裁統治,並努力消除外省人和本省人之間的敵意。他提出了「新臺灣人」概念,這個詞表明臺灣人民——不論其背景如何——正在建立一種以民主政治制度和日益繁榮為基礎的新的共同身分。
李前總統對中國採取堅定立場, 在國際間彰顯臺灣具自主權等舉措,導致中國進行武力威脅軍事演習。
1995年李登輝前總統以訪問母校康奈爾大學為名前往美國時引起中國不滿。中國指責美國和臺灣合謀提高臺灣外交地位。為了表達北京的憤怒,中國解放軍在臺灣和中國之間的臺灣海峽進行了導彈試射。華盛頓方面派出軍艦經過臺灣海峽進行反擊。此事件使華盛頓和北京之間關係緊張持續數月。
在1999年接受德國電視臺採訪時,李前總統提出臺灣和中國之間的關係應該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再次激怒了北京。這引發了中國官媒的長篇議論,《解放軍報》譴責李前總統是「民族千古罪人」,新華社稱他為「反華勢力在政治實驗室培養出來的一個畸形的試管嬰兒」。但台灣人民並不以為然,中國官媒的評論讓李前總統在臺更受歡迎。
他是一位身材高大、滿頭銀髮、意志堅定、有滿臉燦爛笑容的競選人,利用自己非凡的個人魅力爭取到支持。
「人民喜愛李登輝前總統,」時任臺北市長陳水扁在1996年表示,「因為他在中國的獨裁者面前為臺灣挺身而出。」
李登輝前總統1923年1月15日出生於臺北郊區的三芝莊。他的父親是一名警探,受雇於1895至1945年間統治臺灣的日本當局。李登輝前總統在日本京都帝國大學修農學,二戰期間曾是日本陸軍少尉。
戰爭結束後,他回到臺灣,在國立臺灣大學完成學業的同時,還秘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我能拿到什麼書就讀什麼書,只要是卡爾·馬克思(Karl Marx)和弗裡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寫的」他在1999年的回憶錄《民主之路》(The Road to Democracy)中寫道。1947年,他參加了二二八的抗議活動。但不久之後,李登輝前總統就放棄了馬克思主義,加入國民黨,在政壇聲名顯赫之後,國民黨銷毀了他的共產黨員記錄。
1949年,他與出身富裕地主家庭的曾文惠結婚,兩人都成為了忠誠的長老會教徒。他們育有兩女,李安娜和李安妮;唯一的兒子李憲文死於癌症。除妻子和女兒外,他還有一個孫女李坤儀和一個外孫賴緯綸。
臺灣之所以作為一個獨立的政治實體存在,是在1949年中國內戰期間,毛澤東的共產黨掌權後,由蔣介石領導的國民政府撤守至臺灣,因此在1911年建立的中華民國延續至今。
隨後30年時間裡,臺灣受到美國支持,並稱「自由中國」受到國際廣泛支持。1979年,華盛頓終於承認了北京的共產黨政府,代表中國,與臺灣這個「自由中國」中斷外交關係。但美國仍繼續保證臺灣的安全不受中國侵犯,並樂見兩岸進行和平溝通,維持台海穩定。
在兩次長期學術停留期間,李前總統與美國建立了牢固的關係。1953年,他在愛荷華州立大學取得農業經濟碩士學位,1968年在康奈爾大學獲得博士學位。返臺灣後,他在臺灣的大學任教,成為受到認可的農業經濟學者,並得到了時任行政院副院長蔣經國的關注。經舉薦,李前總統成為內閣政務委員,並通過推動提高農場收入和衛生標準的專案而廣受認可。
1978年,蔣經國就任總統,李前總統被任命為臺北市市長,實現了首都道路和下水道系統的現代化。1981至1984年間,作為臺灣省政府主席,他因推動土地改革、說明實現城市和農村地區之間的平衡增長而受到稱讚,這至今仍是臺灣的一個標誌。
1984年,蔣經國前總統選擇李登輝擔任副總統。這與通常只任命來自大陸的中國人擔任政府高官的做法大相徑庭,李登輝前總統的當選被視為對台灣土生土長人者的認同,儘管他們占總人口的85%,卻在政治上無權無勢。
當李前總統於1988年成為總統,他果斷採取行動與專制政體劃分界線。他公開譴責了二二八事件。1991年,他終止了持續數十年的動員戡亂時期。他領導的政府允許公民向大陸親屬寄信和到大陸探親,取消了對街頭示威活動的禁令,放鬆了媒體管制,並推行多黨制。
他還下令國會進行公開選舉。國民黨仍主要控制立法機構,但本省人還是獲得了四分之三以上的席位。「在蔣介石和蔣經國父子治下緊繃的警察國家,現在成為了華語世界裡最民主的社會」,時報在1992年的一篇社論中宣稱。
1996年,李前總統在臺灣首次公開總統競選中再次當選。為了與北京展開對話,他主張「一個中國,兩個平等政府」的政策,但堅持只有中國成為民主的資本主義社會,臺灣才會重新回歸中國。與此同時,他再次呼籲臺北與北京建立「國與國」的關係,這一政策被中國斷然拒絕。相反,中國官員極力說服其他國家切斷與臺灣的所有聯繫,聲稱只有在李前總統退休後,他們的關係才能有所改善。
但2000年接替李登輝前總統的人是陳水扁,這位民進黨候選人的當選標誌著國民黨統治的結束。在他的兩屆任期內,陳水扁前總統大力拓展了臺灣的對華貿易和投資——這一進程在李登輝前總統總統任內就已經開始。但就像他的前任一樣,陳水扁挫敗了北京讓臺北承認大陸主權和接受統一時間表的嘗試。